当五四精神融入土地脉搏,当青春热血浇灌振兴之花,一群平均年龄32岁的路桥青年,正以“敢教荒原成沃野”的豪情,在粤西红土地上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在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环境公司广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青年突击队以“跟党走、建新功”为行动纲领,将青春热血融入土地焕新事业。
青春聚力,扎根乡土筑根基
4月23日,罗定市泗纶镇增减挂钩项目分会村与双坝村地块正式破土动工,同时,黎少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及船步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均已实现同步施工,首期87.48亩土地整治工程全面铺开,青年突击队正吹响着“奋斗强企”冲锋号。
从项目筹备起,青年队员们便化身为了“乡村调研员”与“政策宣讲员”。
他们深入项目区域,与专业人员一道对农村建设用地展开全面摸底调查。烈日下,他们背着测绘仪器踏遍田间地头,逐户走访摸排闲置宅基地,用脚步丈量土地,以数据勾勒蓝图;暮色中,他们围坐在村民院坝里,用方言将晦涩的政策转化为“土里土气”的大白话,用真实案例描绘“家门口变公园、荒地变良田”的美好愿景。青年骨干还与规划专家通宵达旦研讨方案,将群众意愿融入每一处设计细节,让土地整治既符合政策标准,更饱含民生温度。
青春建功,多方联动启新程
在这场土地整治攻坚战中,路桥青年成为多方协作的“黏合剂”与“加速器”。
面对政府统筹调度,他们主动靠前,用“青年速度”反馈问题;面对自然资源部门审批,他们以“绣花功夫”核查细节;面对村民疑虑,他们化身“邻家小哥”耐心解答
“勒号啊”(你好)
“阿叔,我哋唔会亏你嘅丈二红绳地”(我们不会少您一寸祖传地)
“呢度有石根喔”(这里有地下石墩),一句句蹩脚生涩的粤语,是他们走遍20个自然村收集的“土地密码”。他们用沾满泥土的工装与真诚的笑容,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青年们不仅是工程建设者,更是乡村振兴的“规划师”。罗定市首批项目覆盖3镇13村,计划新增88.84亩优质土地。他们将土地复垦与经济林种植结合,让“沉睡资源”变身“绿色银行”;将人居环境整治与文化传承融合,让乡村既有“颜值”更有“乡愁”。
路桥青年们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无畏的奋斗精神,在项目建设中勇挑重担,与各方携手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为项目顺利实施注入了强劲动力。
青春向党,合力攻坚破万难
面对线缆迁改复杂协调、施工便道用地审批、渣土外运堆放规划等难题,青年突击队成立“党员带团员”攻坚小组,他们白天头戴安全帽,在施工现场与技术难题“死磕”;深夜与政府部门、设计院“云端作战”。20余场现场协调会、上百次方案推演,硬是啃下了线缆迁改这块“硬骨头”,打通了施工便道“生命线”,以“青春速度”保障了项目“零延误”进场。
在铁陆村与双德村潜力地块开发中,青年们创新“党建+业务”融合模式。白天挨家挨户收集村民对土地复垦、生态种植的“微心愿”,晚上与技术团队“头脑风暴”,将群众的“幸福感”量化成规划图上的“坐标点”。250余户走访记录、筛查村庄用地203图斑4.28万亩、初步确定增减挂钩潜力图斑1313亩、正射影像航拍面积超过2.5万亩,工程测量面积约130亩……。
这一串串数据不仅是项目推进的基石,更是青年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注脚。
青春逐梦,展望未来谱新篇
随着首批增减挂钩项目的顺利推进,罗定乡村的面貌正悄然蜕变,废弃的宅基地即将变身生态果园,荒芜的山坡将披上绿色新装。
而青年突击队早已锚定了新目标——第二批潜力地块的民意调查与规划设计工作已全面启动。
他们将继续以党旗为指引,深挖土地潜力,优化资源配置,让“土地红利”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这支平均年龄32岁的路桥青年团队,正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广东省的热土上奋力奔跑。他们用智慧与汗水诠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用实干与创新擦亮“电建铁军”的金字招牌,向着建党105周年,交出一份闪耀青春光芒的优异答卷!